澳門的街 從私心來說著實不怎麼吸引
不過為了晚餐的開始小小步行 讓我見識翻越日間的夜色
比起白天 更敏銳 更見掙扎過後的生命力
龍環葡韻,指的是葡式建築群。是標準的觀光行程之一。
但是這晚空著肚子,只好錯身讓過,往另一邊的嘉模聖母教堂的方向去。
行前功課看著的都是白天,入夜了的樣子全然不同,好看許多。
模糊斑駁的路牌我喜歡。比較接近人生真面貌。
若將教堂作為左側,那麼這幅情景便是右側。高低曲折的佈局,指向生活的氣味。
起名自什麼不清楚, 只想起ESCADA是上回訪澳的某間餐廳名字。
途中。右望。
總算到了。
老闆在門前看報。 好似裡頭的忙碌與他無關。
入室。
情調老老的, 不為來客所動。動的是來客。
不甚明白的酒牌。所幸早已決定要什麼了。
襯底餐紙的裝飾圖紋,親切可人。
Sangria。總在KC的澳門食肆裡看到,非喝不可。
據聞是被當成西班牙國飲。約莫就是紅酒加柳橙與切片,有的酒譜再加上糖漿、烈酒、蘇打水。
餐紙左下畫著紅酒與麵包。可真美好。
像這樣別無他想,像這樣簡單實現。
奶油,特製辣椒醬。都被拿來抹麵包了。過頭。
豬耳沙律。
清新檸檬酸香,加上橄欖與蒜助陣,豬耳薄脆爽口,意外適合作成沙律。
習慣台式辛香的味覺制約,一下子被刷新。沾一點方才的辣椒醬,層次更多。
炸馬介休球。外表無華,倒是熱氣逼人。
混合醃鱈魚與馬鈴薯泥,香氣上乘,炸地酥香,裡身乾鬆。
小吃併盤 (風乾火腿、硬芝士及烤血腸) 。
烤血腸燒烤地出色,最外緣刷上薄脆焦香,腸肉仍是多汁的。
不知怎麼地,腦裡不斷浮現村上春樹在希臘慢跑後的,配著酒與另一主菜的隨興午餐。
火腿與芝士份量頗多,鹹香,回味。適宜和更多酒一塊享用。
豬肉炒蜆。葡式燒雞。應該沒錯吧這名字。我忘了。
炒蜆除了蒜味什麼都沒有,只拿了兩顆便停手。
燒雞比想像中更高分,皮燒烤地酥而不油,肉仍然多汁,入口有適度的大火燒烤香。
蕃紅花海鮮飯。
染上漂亮的金黃米飯,裡頭躲藏了不少海鮮。翻開拌好,更香。
酒足飯飽走出店。民家餐館,夜光燦燦。
好似港版雜誌的左頁。
往威尼斯人的回程,隨意散步走走。
身在熱鬧的街。臆測另一個異國的夜。
隱匿的婚紗店。安靜和世界保持一窗關係。
對街,酒吧的氣氛怡情舒緩。
不管走到哪裡,總能見著人把不認識的文字穿在身上。為了哪樁?
往前走,看起來是程度80%的荒廢。
門裡應該有人。有生活。
遊戲台,無人在玩。
榴蓮雪糕免了,沒有食興嚐試。就選楊枝甘露和木槺布丁。
芒果、西柚、椰汁、西米,就成了楊枝甘露,可惜這杯確實是芒果汁多一點。
吃著很像沒冰卻不會融化的冰淇淋,不明白是什麼作成的,後來一查才知,
居然是鮮忌廉(鮮奶油)加上練乳打發,再層疊上碎的瑪利餅後冷藏。好驚人的熱量。
坐在莫義記對面的廣場上,吃著熱量破表的甜品,身後是蠻有人氣的公雞餐廳。
同樣提供葡式料理。
配著廚房的忙碌煮食情景,布丁不由分說地加上好味了。
澳門的夜,夜裡的街,該渾沌的更加渾沌,該敏銳的更加敏銳。
數年前的初訪,總覺得澳門像是被半強迫似地,強壓往娛樂榮華的方向生長,
不過在這裡,
卻看得到掙扎過後的生命力。更沈靜,而且不再那麼令人擔心。
地址:氹仔生央街15號
電話:853-288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