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藉著語言所造的罪
是不是能再藉著語言
完全償還?
真正的赦免永不存在,即使有也意義淡薄。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只要傷害傷害了,大抵上來說便無法抹除。
絕不可能有什麼橡皮擦,可以將錯誤的句子完全回復空白。
只不過時間久了,傷害多數會轉成另一種樣貌存在。
或許是寬容,或許是遺忘,或許是秘密誓言。最後蛻變成無害的樣貌,成為某種安靜的警句。
於是我們誤會它的不在。
以為赦免是對一切釋懷。
這一則謊言來自嫉妒。嫉妒使她失去平衡。傾斜的心透過語言,犯下違背事實的篇章。
年幼無知其實是個完美的藉口,卻也完美地讓不幸成熟,合理加倍了日後要償還的罪。
最後的坦誠亦是她最後一本小說,幾十年前打的草稿,好不容易拿生命來修改的真相。
遲來的坦誠並不能贖罪,當然什麼也無法改變。太早夭的幸福只能在虛構中姣好復活。
贖罪? 這兩個字只是局外人替故事下的旁白。
其實什麼都並未消失,發生依然發生。以過去式動詞發生。
要說武斷也無所謂,
我還是相信傷害絕對無法拿任何什麼來相抵,
對於日子,
對於周遭,
對於平凡,
對於幸福,
任一個誰都該更加謹言慎行。
小心翼翼。
任一個誰都該明白,
原諒與無謂的本質,
只不過是對傷害的另一種冷淡。另一種離開。
剛好在贖罪之前,看了傲慢與偏見。
當然以我向來不關心“技術規格”的性格而言,在看片時並不知道兩部電影來自同一個導演。
難怪看贖罪時,總覺得兩者隱隱地有些類似。
傲慢與偏見屬於墮落俗套的輕度事件,結局亦可以走向老舊而在預期中的幸福快樂,
贖罪感覺是將上一片的輕浮與和平徹底抽掉後,
再層層疊上命運磨難、戰爭拉扯、時代色彩,細部舖了人性的惡、合理懦弱、生命無常之類的枝節,
相對來說顯得加倍沈重和黑。
不過我也相信,這兩種人生的確是獨立地存在世界上,
前者輕浮快樂,
後者深刻悲哀。
這也讓人很難明白,
為什麼快樂和深刻只能二選一,而無法同時存在?
是不是能再藉著語言
完全償還?
真正的赦免永不存在,即使有也意義淡薄。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只要傷害傷害了,大抵上來說便無法抹除。
絕不可能有什麼橡皮擦,可以將錯誤的句子完全回復空白。
只不過時間久了,傷害多數會轉成另一種樣貌存在。
或許是寬容,或許是遺忘,或許是秘密誓言。最後蛻變成無害的樣貌,成為某種安靜的警句。
於是我們誤會它的不在。
以為赦免是對一切釋懷。
這一則謊言來自嫉妒。嫉妒使她失去平衡。傾斜的心透過語言,犯下違背事實的篇章。
年幼無知其實是個完美的藉口,卻也完美地讓不幸成熟,合理加倍了日後要償還的罪。
最後的坦誠亦是她最後一本小說,幾十年前打的草稿,好不容易拿生命來修改的真相。
遲來的坦誠並不能贖罪,當然什麼也無法改變。太早夭的幸福只能在虛構中姣好復活。
贖罪? 這兩個字只是局外人替故事下的旁白。
其實什麼都並未消失,發生依然發生。以過去式動詞發生。
要說武斷也無所謂,
我還是相信傷害絕對無法拿任何什麼來相抵,
對於日子,
對於周遭,
對於平凡,
對於幸福,
任一個誰都該更加謹言慎行。
小心翼翼。
任一個誰都該明白,
原諒與無謂的本質,
只不過是對傷害的另一種冷淡。另一種離開。
剛好在贖罪之前,看了傲慢與偏見。
當然以我向來不關心“技術規格”的性格而言,在看片時並不知道兩部電影來自同一個導演。
難怪看贖罪時,總覺得兩者隱隱地有些類似。
傲慢與偏見屬於墮落俗套的輕度事件,結局亦可以走向老舊而在預期中的幸福快樂,
贖罪感覺是將上一片的輕浮與和平徹底抽掉後,
再層層疊上命運磨難、戰爭拉扯、時代色彩,細部舖了人性的惡、合理懦弱、生命無常之類的枝節,
相對來說顯得加倍沈重和黑。
不過我也相信,這兩種人生的確是獨立地存在世界上,
前者輕浮快樂,
後者深刻悲哀。
這也讓人很難明白,
為什麼快樂和深刻只能二選一,而無法同時存在?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