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休了假的週五
氣溫暖暖的 天也晴的很漂亮
總覺得有一種該去哪裡做些什麼心情正在蘊釀
但喝完了早上例行的黑咖啡 要做什麼計劃仍然是一片空白
正當我準備放棄的時候 突然想起這個月28日就要結束的梵谷特展
真不知道自己在搞什麼哪
明明從預告開始便打算著非要找天去看看很早就開始喜歡的梵谷不可
居然可以忘得這麼一乾二淨
其實早就忘了幾歲開始 那本梵谷自傳便一直在書架上 睡不著時就拿他的畫作來看看
到底梵谷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拿起畫筆 畫下那些影像呢
雖然我很想好好地理解 但無論再怎麼反覆思考 結果都是徒勞無功
但或許正因為越無法理解 自己才會越喜歡梵谷吧
如果上網瀏覽 就可以找到這段:
"梵谷是一位出身荷蘭,但主要活躍於法國的畫家。受到印象派與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後,
確立了強烈色彩與大膽筆觸的個人風格;在他僅有的三十七年人生之中,作畫的時間只有十年,
卻完成了近二千幅畫作。當時賣出的畫作只有一件。"
知道了這件事(只賣出一件)後我真的有些驚訝。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有點受到打擊。
雖然大家都說梵谷是所謂的瘋子,但我卻不這麼想。
比起一般不知放了什麼東西進去的畫,梵谷的畫更有渲染力。
每次看著他的畫,總是能夠感覺到他獨有的溫柔。心也無法不被打動。
如果性格不是比誰都溫柔的話,是絕對畫不出那樣的境地的吧?
梵谷或許只是用任何都無法知道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的也說不定。
雖然我一邊這麼想一邊期待這次展覽,最後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唉)。
較為知名的畫作來得不多(大部份以梵谷早期素描為主,油彩與常被書所摘要的作品相當少),
人倒是比我想像中來得多。
而且現場人員的語音解說,聽了實在相當上火。
不但態度相當不認真,內容也非常無重點而無聊,而且廢話與玩笑話多到教人不可置信,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總是拿一般的繪畫技術標準,來評斷衡量梵谷的畫作好或不好。
梵谷的畫並不是普通的畫,梵谷的展覽也不是普通繪畫班畢業展似的展,
老是說這張畫的構圖不對、人的體態不合比例....接著又說這算是失敗的畫作,
這未免也太過份了。
對於那些不瞭解梵谷的人而言,聽到這番充滿世界自我為是標準的評斷的話,
搞不好從此會誤認為梵谷是一個不怎麼樣沒什麼力量的藝術家吧。
雖然梵谷的靈魂並非誰都可以瞭解,可是身為一個導覽解說員確實非常失格。
所謂偉大而了不起的畫,只要有一雙能夠看進世界深處的眼睛就能完成。其他都是不需要的。
我一直這麼認為。
比起真正能燃燒的靈魂,技術和比例這些東西,絕對不是那麼重要的東西。
事情就是這個樣子--
結果,我並沒有在這場梵谷特展中仔細而不受打擾地看到燃燒的靈魂,
反而是我的靈魂被燃燒了。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