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種種關係 仔細地研究過京都這座城市
心底也的確擬好了一個不算短的旅行計劃
所以當我偶然在天津街遇上『京都屋』的招牌 即使不吃饅魚還是二話不說進了門
那種仔細的程度,連我自己都覺得好笑。
由三大祭典與四大行事串起的365天活動行事、12個月份的花曆,
什麼時候該到哪裡賞櫻獵楓(連品種都知道)看雪,
從建築形式到年代歷史,從每個神社的特色(及功用&御守),
到地域怎麼分區,分區裡有什麼樣的料理美食與土產名物,甚至到哪裡
手作蕎麥麵、和菓子,體驗茶道、和服換裝,連要到哪燒製瓷杯,全部一清二楚。
回到正題。
總之看到京都,下意識地就會興起『搜集』的念頭。有點病態感覺的仔細程度。
可想而知,當我看到『京都屋』這三個字,又看到門前的日文字旗,
雖然不愛鰻魚,卻像著魔似地說走吧。心裡也真的想著,無所謂,反正從來沒吃過。
要是仍然不敢吃,也沒什麼損失才對。
完全忽視『鰻料理』這三個字,感覺還不錯。人生總要嚐試不敢的事情。應該會有趣些。
京都屋以碳烤饅魚而稍有名氣。說稍有名氣好像太低估,事實上鰻魚愛好者應該很常來這裡才是。
狹窄通道的一邊,師傅們忙著烤魚。另一邊,則悄悄收藏了幾瓶日本酒。
『千夜一醉』。這應該是,不,的確是我三十幾年的人生以來,最喜歡的一個酒名。
真想認識寫下『千夜一醉』的人,用不怎麼流暢日文跟他(她)攀談幾句。
在『千夜一醉』旁邊的『竹山源醉』。相較之下好像沒那麼討我歡心。
入店時已快下午兩點。服務阿姨們來催促點餐。令我有點不開心。
Menu太長,又被催促,本想試試鰻魚御膳的其中之一,
沒想到卻週末沒有那個選項。而且阿姨用上一付"吃不吃無所謂"的語氣。
真是莫名其妙,她不知道我連決心都拿出來了嗎。(意味がわからなかったね)
好吧。既然阿姨看不見我難得拿出來的決心,那麼就點親子丼好了。
因為它寫了"京都風",沒錯,這就是著魔。
<夢幻饅丼>
一開蓋,實在看不出有任何夢幻之處。或許在某些人的人生裡,把鰻魚弄散舖在飯上是件夢幻的事。
配料很簡單,就是蔥花和海苔,香氣確實很足,小嚐一口,向來害怕的魚腥沒有想像中明顯。
附有味噌湯與漬物。一濃一淡,搭配得宜。
<和風沙拉>
清脆怡人。在點了丼飯之餘,滿是青蔬的沙拉非常適合拿來作為附加選項。
尤其紅蘿蔔切片教我蠻訝異,脆度和甜度都超出一般印象中的紅蘿蔔。可惜和風醋醬太多了些。
<鰻蛋卷>
看到這裡,稍微久識我的人應該能夠體會我當天著魔的程度。連玉子燒都選了包入鰻魚的。
認真講,玉子燒本身是非常(10個非常)出色的。
若有似無的層次,若有似無的湯汁,若有似無的綿化口感,還有若有似無的餘味繚繞。
但裡頭的鰻魚就不及格了。對我而言腥味明顯,有點難以入口。
<京風親子丼>
一開蓋,實在也看不出京風往哪裡去了。好想去京都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京風親子丼』。
雞肉相當普通,沒有什麼值得一提之處。調味則還算日本,沒有調得太偏向台灣。
倒是米飯比想像中更可人,配上軟嫩的蛋之後挽救了一點整體分數。
ご馳走様でした。
また今度? 該是會的,因為我還沒喝過『千夜一醉』哪。
<京都屋鰻料理>
地址:台北市天津街41號
電話:02-2541-9803
網址:http://my.so-net.net.tw/binhooee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