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沒有什麼耐性
然而一到真的要說什麼的時候
卻又(在心裡)變得拖拖拉拉



雖然自己也知道很要不得,
但是耐性這種東西實在是很難(這種時機要用なかなか)培養。
所以當廢話(意味ない)變得太長,往往很難不動聲色聽下去。
即使表面還是那樣子,實際上總是自動切斷聽覺,一邊開始想另一件事。
要說失禮也的確相當失禮,不過腦子要怎麼運作,我也控制不了。

耐性只有偶爾會出現。

就是停下來寫什麼,或真的想說什麼的時候。
其實這兩種時候,
本質上是差不多的不是嗎。
得經過一番收集、醞釀、整理,然後以誤差最小的姿態展現出來。
當然,廢話不需要這般過程,就像把水龍頭打開嘩啦嘩啦的就行。
廢話以外的話,就變得有點麻煩和囉唆。
為了追求最小的誤差,多花一點時間也是沒有辦法的事(しかたがないね)。

日文因此非常必要。

就我偏頗的角度來看,日文單字的發音和音節,相對來說都比中文和英文巧妙些。

日文的發音,相當追求單字的聽感。羅馬拚音的d和t,雖然在英文裡壁壘分明,
但日文的d和t,卻相當類似,只有些微不同,但這個些微不同,卻能造就柔軟的流暢度。
就像兩者之間,有一條線相連,只在該放手時放手,該收手時收手。
對我來說簡直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拿捏。

音節就更屬個人偏愛的了。

拿"我是"這兩個字來舉例,無論中英文,都像階梯似的,
從上一階踏到下一階,中間完全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感覺十分武斷。
在是在日文裡卻是わたしは,音節數起來是四拍,而且唸起來就像不斷往前推的波浪,
似乎可以把自己正在整理中的想法往前送的那種感覺。
這點也非常了不起。
對於說真話時不太武斷的我而言,實在非常貼心。

日文的貼心之處還有前置詞。
對於別人的問題,當自己還處在思考、整理時,便可以用そうですね...(重複關鍵字)ですね ....
這樣的前置詞來表達,並讓對方知道"自己還處在思考、整理"的狀態,
中文裡也有類似的"這個嘛",但不知道為什麼,日文聽起來更貼切,
或許是因為そうですね這幾個字,又可以藉著發音高低,傳達某種情緒。讓那種狀態變得更鮮明。

發音本身變成像語言似的東西,這應該就是誤差最小的語言吧。

要說為什麼這麼偏愛日文的話,
其實並非對別的語言有什麼特別的偏見,
只是日文比較符合自己的個性,
讓自己消除多一些誤差罷了。

畢竟語言自己也擁有自己的個性,
剛好我的個性可以裝進去。
這樣的話,如果不喜歡日文,才是奇怪的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ysfant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